
手机:13415555500
电话:020-81157228
0757-85968390
传真:0757-85963156
E-mail:cableinfo@zl-xianlan.com
地址: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P25座55-57号
电力一线的“发明家”
创新源于鲜活实践
问起两项国家专利的得来过程,黄飞的回答非常简单,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的,创新来源于实践。
的确,黄飞两项创新的最初设想都来自于一次偶然的抢修。2009年,他是抢修中心负责人。9月份的一天夜晚,他与抢修人员一起处理螺旋保险故障,但因保险盖发热变形,无法用现有工具拧开,操作人员只得拉停上一级电源,更换整个螺旋保险,造成100多户居民停电近1个小时,类似事件在日常抢修中时有发生。黄飞想,如果有一把特殊扳手能将保险盖打开,那么抢修操作只需几分钟,更重要的是这项操作不需要拉停上一级电源,居民用电不受影响,也节约了抢修材料。
回到办公室后,黄飞立即将各类规格的螺旋保险放到桌上,一会儿用尺量,一会儿在纸上画,一会儿用计算机算。以后的两个多月里,他绘制了图纸,并研制出了一把特殊扳手。2010年,特殊扳手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成为市供电公司第一项获批的国家专利。
发明在于解决难题
发明也好,创新也罢,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,它们的最可贵之处就是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,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。黄飞作为供电公司的一线员工,在发明创造时,就遵循着这一条原则。
电力线路抢修、维护过程中,最大的问题一是操作安全,二是优质服务,因此提高操作的安全度,提升抢修效率,是供电抢修人员最大的追求。作为长期从事线路抢修和维护的黄飞,他时刻关注着抢修中遇到的难题,并通过自己的研究,解决这些问题。配电线路上,跌落式保险器的故障占比相当大。在处理此类故障时,由于跌落式保险管挂在10米左右的高处,调换保险管缺少得心应手的专用工具,容易引发落物伤人事故。经过多年的研究,2009年,黄飞发明了自锁式高压拉闸杆,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跌落式熔断保险操作,防止保险管高空跌落,也提高了抢修速度。而同一年发明的特殊扳手,则大大提高了故障抢修的速度,降低了材料消耗,减少了停电范围和时间。
如今,无论在抢修中心,还是基层供电所,特殊扳手和自锁式高压拉闸杆已成为他们的必备工具。
灵感总给有准备的人
“发明创造需要灵感,但灵感不是说来就来,它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。”这是黄飞在创新中的经验之谈。
自锁式高压拉闸杆是2009年发明的,最初设想在2003年就形成了。当年黄飞在线路工区工作,6月份他在狮山路抢修时,电缆分支上的跌落式保险管突然从15米高的电杆上落下,所幸没有砸到人。“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,希望能制作个东西,防止保险管跌落,但一直没能研制成功。”2009年,黄飞在一次抢修中,突然有了灵感,通过制样和多次试验,终于发明了自锁式高压拉闸杆。2010年,该项目被授予国家专利,第二年,被省电力公司评为QC成果一等奖。
“发明创造肯定有难度,但只要做个有心人,总有一天灵感来临,获得成功。”黄飞说。
去年6月份,市供电公司组建了施电线路运检班,黄飞担任副班长。在实际线路维护中,他发现输电线路上的合子绝缘子容易遭受雷击,但由于该设施高悬于空中,最高的距离地面70米,最低的也有30米,即使被雷击后也很难发现。黄飞提出如果能采用一种方法,使合子绝缘子被雷击后颜色发生变化,那么在检修过程中,检修人员就容易发现,可以提高检修效率。虽然到目前黄飞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,但他相信只要不断地观察、思考、实践、摸索,就一定会成功。